成语拼音:hán xìn yòng bīng,duō duō yì bàn
成语解释: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成语出处: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是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比喻越多越好
繁体字形:韓信用兵,多多益辦
英文翻译:Han Xin uses his troops to do more
韩: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姓。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开。2.古同“伸”,表白。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益: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办:1.处理;料理:办事。办个手续。2.经营;建设:民办公助。大办农业。3.购置;备办:办货。办酒席。4.处罚;惩罚:首恶必办。5.指作为行政机构的办公室:招生办。外办。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这句成语,字面意思是韩信带兵时,士兵越多越好。但为什么“多”就一定是优势呢?其实,这背后有个前提——韩信有超强的指挥能力。就像一家公司招了100个人,如果管理者只会瞎指挥,人再多也没用;但若管理者能知人善任,人越多反而能发挥更大能量。
举个例子,小明负责组织社区活动,一开始只有3个帮手,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后来志愿者增加到30人,小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擅长沟通的去联络居民,体力好的布置场地,细心的人管理物资。结果活动效果翻倍——这就是“多多益善”的典型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数量多就永远对吗?当然不是。比如写作文时,把10个成语硬塞进一段话里,反而显得堆砌。但如果是收集市场数据,样本量越大,分析结果就越精准。所以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用得巧”。
我个人在工作中发现,当团队人数膨胀时,最需要的是“结构性思维”。就像玩拼图,碎片越多,越需要清晰的蓝图。去年我们项目组从5人扩展到20人,我特意设计了任务分层机制:核心决策层把控方向,执行小组专注细节,信息枢纽组负责跨部门沟通,最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目标。
生活中也有不少“多多益善”的智慧。比如疫情期间,小区微信群从50人发展到500人,起初信息杂乱无章。后来大家自发建立不同功能群:物资互助群、信息通报群、心理支持群,反而形成了高效的自组织网络。这种动态调整的能力,才是让“多”转化为“益”的核心。
下次当你面对看似庞杂的资源时,不妨先问自己:我是否具备韩信那样的布局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大胆拥抱更多可能性;如果还不确定,或许该先磨练自己的“资源转化率”。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让多少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