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ē
  • tán
  • xiàng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àn

成语解释:见“街谈巷议”。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民间的舆论

繁体字形:街談巷諺

英文翻译:Street talk

街谈巷谚的意思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谈:1.说话或讨论:漫谈。面谈。谈思想。二人谈得很投机。2.所说的话:奇谈。美谈。无稽之谈。3.姓。

巷:[xiàng]1.较窄的街道:深巷。陋巷。一条小巷。街头巷尾。街谈巷议。2.(Xiàng)姓。[hàng]巷道。

谚:谚语:古谚。农谚。

成语评论

街谈巷谚,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楼下大爷大妈闲聊的场景?比如某天小区里突然传开:“新搬来的邻居是位退休教授,家里堆满了古董!”结果后来发现,人家只是喜欢收藏旧书。这种“三人成虎”的民间讨论,就是街谈巷谚的典型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街谈巷谚和普通聊天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传播范围。同事在茶水间吐槽老板发型,如果三天后连保洁阿姨都在议论,就成了街谈巷谚。去年我们办公楼就发生过类似事件——某部门主管的辞职传言,硬是被传成了“整层楼要裁员”,吓得不少人更新了简历。

这些民间议论真的一无是处吗?我倒觉得未必。去年社区改建健身器材,最初就是几位晨练老人的闲聊引起重视的。街谈巷谚就像社会传感器,虽然偶尔误报,但确实能捕捉到真实需求。就像菜市场里的价格波动,总比官方数据来得更鲜活。

不过要注意信息过滤。记得有次朋友说某网红餐厅要倒闭,结果去探店发现排着长队。后来才知是老板故意放消息测试客源忠诚度。所以面对街谈巷谚,不妨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就像对待天气预报带把折叠伞。

有趣的是,现代社交媒体让街谈巷谚有了新形态。微信群里的语音条、朋友圈的“我听说”,本质上都是数字化的巷议。有个做市场调研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会专门监测本地论坛的讨论热词,这可比问卷调查生动多了。

下次听到邻居说“对面超市食盐要涨价”,先别急着囤货。不妨笑着应和两句,转身查查官方消息。民间智慧就像野生蘑菇,鲜美但需要仔细辨别。保持这份清醒,街谈巷谚反而能成为观察社会的有趣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