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ng
  • g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繁体字形:藏垢納汙

英文翻译: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藏垢纳污的意思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成语评论

藏垢纳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某社区长期对违规搭建的商铺视而不见,结果垃圾堆积、治安恶化,这就是典型的“藏垢纳污”——表面上维持和谐,实际上却成了问题的温床。

有人可能会问:“藏垢纳污和包容有什么不同?”其实关键在于“垢”和“污”的性质。包容通常是接纳差异,比如接受不同性格的邻居;但藏垢纳污特指容忍明显有害的事物,比如对偷工减料的包工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者是美德,后者却可能酿成大祸。

记得前几年某网红餐厅被曝使用过期食材吗?起初老板觉得“偶尔用点临期原料不算什么”,结果被暗访记者拍到蟑螂乱爬的后厨。这个案例生动说明:任何组织若为短期利益默许违规操作,就像在干净地毯下扫进垃圾,早晚会臭气熏天。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系统性藏垢纳污”。比如某些行业存在的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持表面光鲜,实际上却在侵蚀整个领域的公信力。这种情况下,每个参与者的沉默都成了帮凶。

有趣的是,数字时代正在改变这种现象。现在消费者用手机就能给商家打差评,员工可以在匿名平台曝光黑幕,这种透明化趋势就像阳光照进暗角,让藏污纳垢的空间越来越小。或许未来这个成语会更多出现在历史课本里,成为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的见证。

下次看到有人对明显问题装聋作哑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和谐不是掩盖矛盾,而是建立能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健康机制。就像定期清理房间角落,及时处理小问题,才能避免积重难返的大麻烦。

藏垢纳污的造句

  1. 造句 招待所自从他主事后就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
  2. 造句 某夜总会是藏垢纳污的地方。
  3. 造句 佛门清净地,岂可藏垢纳污?
  4. 造句 这间公寓里藏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5. 造句 鼓励私人开旅馆本是件好事,但不能把私人旅馆办成藏垢纳污的地方。
  6. 造句 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7. 造句 其产生与绍兴这一“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的特殊文化传统和吴越地区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8. 造句 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除了蚊子会给我们这些人唱赞歌,还有谁会喜欢它?
  9. 造句 内讧之宫闱,是帝国最高统治层面中,最见不得天日的藏垢纳污的所在。
  10. 造句 星期六晚上当地所有的流氓聚集在那里,酒店后面的落袋撞球游戏室便成了藏垢纳污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