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g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à wū hán gòu

成语解释: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納汙含垢

英文翻译:Containing pollution and scale

纳污含垢的意思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成语评论

纳污含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比如,有人形容一座老城区的河道时写道:“这条河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泥沙堆积、垃圾漂浮,仿佛一个纳污含垢的容器。”这里的“纳污含垢”既描述了河道的现状,也隐喻了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复杂问题。

纳污含垢”到底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是“容纳污秽和脏东西”,但更多时候用来比喻包容不完美的事物,或者承担他人不愿面对的责任。比如一个团队领导说:“管理团队就像纳污含垢,既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也要消化他们的缺点。”这里的“污垢”并非贬义,而是指现实中的矛盾与妥协。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现代社会强调效率和完美,但“纳污含垢”提醒我们:真实的世界本就混杂着好与坏。就像小区垃圾分类站,虽然处理着各种废弃物,却是维持环境整洁的关键环节。这种“不完美但必要”的状态,恰恰体现了成语的现实意义。

包容和纳污含垢有什么区别?包容更多是主动接纳差异,而纳污含垢常带有被动承受的意味。比如疫情期间的隔离酒店,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就是个纳污含垢的地方”,既表达了承担风险的无奈,也暗含了守护城市安全的责任感。这种复杂心态很难用简单的褒贬来定义。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尤其值得玩味。当新人抱怨公司制度存在漏洞时,老员工可能会说:“哪个企业不是纳污含垢?关键是在不完美的系统中找到改进空间。”这种观点既承认现实局限,又保持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比单纯的批判更有建设性。

下次看到令人皱眉的现象时,不妨想想“纳污含垢”的智慧。就像海边礁石上的藤壶,虽然影响美观,却是生态链的重要环节。理解这种复杂性,或许能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多一份从容,少一点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