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成语出处: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能传后世之作
繁体字形:藏之名山
英文翻译:valuable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哎,你听说过“藏之名山”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字面意思就是把好东西藏在深山老林里,但实际指的是把珍贵的作品或思想留给后人。这玩意儿最早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的,当时他写《史记》怕被毁,就想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嘛。
举个栗子,现在有些科研人员埋头搞基础研究,十年不出论文,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藏之名山”吗?他们搞的看似冷门,但保不准哪天就成了改变世界的突破。就像爱因斯坦当初搞相对论,那会儿多少人觉得他在做无用功?
等等,这成语和“低调做人”有啥区别?问得好!藏之名山重点在“藏”的价值本身,而不是藏的人。比如敦煌莫高窟的经卷,当年僧人封存时可能没想青史留名,但这些典籍现在成了文化瑰宝。说白了,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沉淀。
不知道你发现没,现在人特爱说“流量为王”,这和藏之名山完全反着来。要我说啊,那些急着变现的网红内容就像烟花,绚烂但短暂。反倒是像《红楼梦》这种“藏”了多年才刊印的,反而成了传世经典。这事儿挺有意思,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玩“藏之名山”也有新花样。你看过GitHub上的开源代码库没?程序员们把代码存那儿,就跟古人藏书山洞一个道理。说不定哪个菜鸟程序员偶然发现的代码片段,就能解决他卡了三天的bug。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可比单纯藏东西高级多了。
最后唠句实在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藏”反而成了稀缺能力。就像酿酒要窖藏,好文章要冷处理,就连做泡菜都得密封发酵。所以啊,下次遇到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好东西,值得等它慢慢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