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见“名山胜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著名山川
繁体字形:名山勝水
英文翻译:famous scenic mountains and rivers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说到“名山胜水”,很多人会联想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描述的正是名山胜水带给人的震撼。但问题来了:成语中提到的“名山胜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仅仅是形容风景美吗?
举个例子,“山明水秀”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周末去郊外徒步,眼前山明水秀,心情豁然开朗。”这里不仅强调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个人觉得,这类成语之所以生动,是因为它们将人的情感融入景色描写中,让风景有了温度。
再比如“峰回路转”,表面是形容山路曲折,实际常用来比喻事情出现转机。例如:“创业路上困难重重,但走到半山腰突然峰回路转,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这里的地理特征被抽象化为人生隐喻,可见名山胜水相关的成语不仅是写景工具,更是文化智慧的载体。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偏爱用山水作比喻?我的观察是,山水既有稳定的形态,又充满动态变化——山代表永恒与坚韧,水象征流动与适应,这种矛盾统一恰恰能映射复杂的人生境遇。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描绘旅途场景,又传递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现代生活中,“名山胜水”相关的成语依然鲜活。比如在旅游博主的视频里,常听到“层峦叠嶂”描述山势起伏;朋友聚会时,有人会用“如鱼得水”形容找到合拍的工作环境。这些成语像文化基因,持续影响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下次遇到自然风光时,不妨试着用成语重新观察眼前景象。当站在山顶俯瞰云雾缭绕的山谷,或许就能真正理解“气象万千”这个词的分量——它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是对自然生命力的具象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