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eng qian jiu miu
成语解释: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纠正过失
繁体字形:繩愆糾繆
英文翻译:correct mistakes and blunders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愆:1.罪过;过失:以赎前愆。2.错过;耽误:愆期。
纠:1.缠绕:纠纷。纠缠。2.姓。3.集合:纠合。纠集。4.纠正:纠偏。有错必纠。
缪:[miù]1.〔纰缪〕错误。2.〔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3.(繆)[móu]〔绸缪〕同“绸”。[liáo]古同“缭”,缭绕。[miào]姓。[mù]古同“穆”,恭敬。
“绳愆纠缪”这个略显生僻的成语,究竟该怎么用?先看个场景:公司季度复盘会上,项目经理主动指出自己部门存在的流程漏洞,这时董事长欣慰地说:“小王这种绳愆纠缪的态度,正是我们需要的担当精神。”这个例子生动展示了成语的本意——主动发现并纠正错误。
为什么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格外重要?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某科技公司产品部就曾发生过典型案例。当测试组发现新APP存在闪退隐患时,负责人不仅没遮掩,反而在晨会公开问题并承诺整改期。这种主动暴露问题、积极修正的做法,恰恰体现了“绳愆纠缪”的精髓。
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我有个朋友的故事值得分享。她在准备考研时建立错题集,每周固定时间分析错误规律。这种自我审查机制帮助她最终提升50多分。这让我想到:绳愆纠缪不仅是组织管理工具,更是个人进步的阶梯。
有人认为发现问题会打击士气,但据我观察恰恰相反。某初创团队实行“错误共享会”,每月专门讨论工作失误。意外的是,这种坦诚文化反而增强了成员间的信任度,问题响应速度提升70%。这说明,正确运用这个成语背后的理念,能转化为实际效益。
如何将成语智慧落地?不妨试试这三个步骤:首先建立定期复盘的仪式感,其次培养对事不对人的讨论氛围,最后形成改进闭环。就像老木匠检查房梁时会反复校准,我们对待工作生活也需要这样的检修意识。
在信息更迭飞快的今天,等待问题爆发再补救已不合时宜。主动寻找潜在风险点并及时调整,这种前瞻性思维或许才是“绳愆纠缪”给当代人最重要的启示。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经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