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ng
  • qiān
  • jiū
  • m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成语解释: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成语出处:《尚书 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繩愆糾謬

英文翻译:correct mistakes

绳愆纠谬的意思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愆:1.罪过;过失:以赎前愆。2.错过;耽误:愆期。

纠:1.缠绕:纠纷。纠缠。2.姓。3.集合:纠合。纠集。4.纠正:纠偏。有错必纠。

谬:1.错误的;荒唐的:谬论。2.差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评论

提到"绳愆纠谬"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如果说这是古代木匠工作时"用墨线纠正木材弯曲"的比喻,是不是立刻形象多了?这个出自《尚书》的成语,核心意思就是通过标准来修正错误。比如某公司新入职的质检员小王,发现生产线存在安全隐患时,他顶着压力坚持要求整改,这就是现代版的"绳愆纠谬"。

问:为什么需要专门用成语来说"纠正错误"?因为错误往往带有惯性,就像弯曲的木头不会自己变直。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事做报表时习惯性保留错误公式,老员工按过时流程操作。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像木匠的墨线那样,客观地指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部门有位前辈特别善于"绳愆纠谬"。有次我们策划活动时漏算了物料成本,她既没有当众批评,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用红笔在预算表上画出参考线,在旁边标注市场均价。这种既维护同事面子又解决问题的做法,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问: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看看最近的新闻:某地政府主动纠正历史遗留的行政错误,为二十年前被误判的商户平反;互联网公司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员工在试错中优化产品。这些都在诠释"绳愆纠谬"的现代价值——错误不可怕,关键要有发现和修正的勇气。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成熟的组织,越擅长运用这种智慧。就像参天大树不会因为幼苗时期的弯曲而放弃生长,反而会在年轮中记录下自我修正的过程。个人成长也是如此,那些愿意正视并修正自己缺点的人,往往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想说的是,"绳愆纠谬"不应只是少数人的责任。当我们在家庭群里看到长辈转发谣言时,在会议上发现方案漏洞时,甚至面对自己内心的偏见时,都可以成为那根正直的墨线。毕竟,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式,有时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修正之中。

"绳愆纠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