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 qīng
  • shān
  • zài
  • jiù
  • yǒu
  • chái
  • sh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畱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英文翻译:Stay in the green mountain, still have firewood to burn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的意思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依:1.依靠:唇齿相依。2.依从;答应:你只要答应一个条件,我就依你。3.介词。按照:依次前进。4.古又同“扆(yǐ)”。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柴: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2.干瘦;不松软;纤维多,不易嚼烂:这芹菜显得柴。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3.质量低或品质、能力差:这支笔刚用就坏,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4.姓。

烧:1.使东西着火:燃烧。烧毁。烧煤取暖。2.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炭。盐酸把衣服烧坏了。3.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烧茄子。红烧鲤鱼。烧羊肉。4.烹调方法,就是烤:叉烧。烧鸡。5.发烧:他现在烧得厉害。6.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烧退了。退烧了。7.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8.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有两个钱就烧得不知怎么好了!

成语评论

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但「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这句话总能在低谷时给人希望。比如小王创业失败后,没有急着变卖办公室设备,而是保留核心团队转做咨询服务,半年后竟靠老客户资源东山再起。这就像一片森林被野火侵袭,只要树根还在,春雨一来就能重新发芽。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留住青山」不可?其实这里的「青山」代表的是基础能力、核心资源或者健康的身心状态。比如职场人突然被裁员,若提前存够应急资金、保持学习习惯,找到新机会的概率自然更高。反过来,若为了短期利益透支身体或挥霍积蓄,就像砍光整片森林,连重新点火的机会都没了。

但要注意,「留青山」不等于躺平摆烂。我见过有人把这句话当逃避的借口,守着过时的技术不愿提升,这和守着光秃秃的山头等柴火从天而降没区别。真正的智慧在于:既保护核心资源,又能主动创造新机会。就像农民会轮作休耕,既让土地恢复肥力,又通过种植不同作物维持收益。

有个有趣的案例是某连锁书店的转型。纸质书销量下滑时,他们没有清仓关店,反而把空间改造成文化沙龙,用会员社群运营带动周边产品销售。如今书店不仅是卖书的地方,更成了城市文化地标。这正印证了「柴火」不局限于原有形式——青山还在,总能找到新燃料。

最后想分享个人观察:当代社会变化加速,很多人焦虑于「错过风口」。但比起追逐每一朵浪花,培养像青山般稳固的底层能力更重要。毕竟柴火会烧尽,山火会肆虐,但只要青山常在,我们永远有机会播种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