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shān dà zé
成语解释:泽: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深山大澤
英文翻译:Deep mountain daze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泽:[zé]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洗濯。5.汗衣,内衣。[shì]古同“释”,解散。
说起“深山大泽”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它出自《左传》,字面意思是“深山中的广阔沼泽”,常用来形容环境险恶却又充满未知机遇的地方。比如有人想创业却犹豫不决,朋友可能会说:“这行业水深得很,简直是深山大泽,但说不定藏着金矿呢!”这种场景下,成语既点出风险,又暗示可能性。
为什么用“沼泽”不用“大海”? 仔细琢磨会发现,“大泽”比“大海”更贴近生活经验。古人眼中,沼泽表面平静,底下却是暗流淤泥,稍不留神就会陷进去。这比一眼望不到边的海洋更能体现“表面无害,内藏危机”的意象。就像现在说的“蓝海市场”,看似机会多,实则门槛暗藏。
去年我在川西徒步时,向导指着云雾缭绕的山谷说:“这儿看着像深山大泽吧?二十年前有批淘金客进去,三分之一没出来。”这句话突然让成语变得具象——那些被苔藓覆盖的岩石,确实像随时会吞噬人的无声陷阱。
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 除了形容实体环境,更多被用来比喻复杂局面。比如职场新人面对办公室政治,前辈提醒:“别急着站队,这里可是深山大泽。”又像科技公司布局新领域时,分析师报告里写着:“人工智能赛道已成深山大泽,突围需另辟蹊径。”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危险与机遇的动态平衡”。去年帮朋友评估加盟项目,翻完三百页合同后我说:“加盟费低得像馅饼,违约条款却藏着二十多处陷阱,典型的深山大泽模式。”后来果然爆出该品牌大规模关店的消息。
语言学家常说,成语是历史的活化石。但“深山大泽”在当代焕发新生命,或许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未知时的矛盾心理:既畏惧深不可测,又渴望探索突破。就像此刻正在读这段话的你,是否也在某个“深山大泽”般的抉择前踌躇?记住,穿行险地时,地图比勇气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