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g
  • shuǐ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g shuǐ bù jiāo

成语解释: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官清廉

繁体字形:漿水不交

英文翻译:No cross

浆水不交的意思

浆:[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jiàng)。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成语评论

浆水不交”这个成语,你听过吗?乍一听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和另一个更常见的成语“井水不犯河水”有相似之处。不过今天咱们要说的“浆水不交”,到底该怎么用呢?

核心问题:为什么生活中需要“浆水不交”的状态?想象两位邻居共用一堵墙,李家装修时主动避开王家的水管线路,这就是“浆水不交”的生动写照。这种保持界限、互不干扰的状态,既维护了邻里和睦,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就像两棵并排生长的树,保持适当距离才能各自茁壮。

职场中的有趣案例:市场部小张和产品部小王负责同一个项目,两人默契地划分工作范围。这种“浆水不交”的合作模式,反而让项目推进更顺畅。这告诉我们,明确边界不等于冷漠疏离,反而能为协作创造安全空间。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中“浆水不交”的智慧尤为重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需要保持独立判断,又要与他人建立连接。就像智能手机的各个APP,虽然共享系统资源,但各自运行互不干扰,这才是高效运转的关键。

下次遇到需要团队协作的情况,不妨试试“划清跑道再赛跑”的方法。比如家庭旅行规划时,明确谁负责订机票、谁研究景点,既避免重复劳动,又能集众人之长。这种有界限的合作,往往比模糊分工更有效率。

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精髓,你会发现它不只是古人的处世哲学,更是现代生活的必备技能。无论是在社区共建还是国际交往中,懂得保持适当距离的智慧,往往能让复杂关系变得简单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