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huáng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huáng bù jiāo

成语解释: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成语出处: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新旧连接不上

繁体字形:青黄不交

英文翻译:Green and yellow do not cross

青黄不交的意思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成语评论

“青黄不接”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原本指庄稼还没成熟,陈粮却已经吃完的窘境,现在常用来比喻新旧事物衔接不上。比如朋友的公司最近技术团队集体跳槽,新招的人还没到岗,客户项目卡在中间无法推进,这就是典型的青黄不接。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王刚搬到新小区,旧宽带要下周才到期,新装的网络却要三天后才能用。这几天他手机流量用得心惊肉跳,逢人就吐槽自己遭遇了“现代版青黄不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核心问题在于时间差里的空档期。就像接力赛跑时交接棒失误,新旧力量没能顺利传递。有个开餐馆的朋友曾吃过亏——当季蔬菜下市,预订的有机农场新货因暴雨延迟,结果连续三天只能用冷冻食材应付,被老顾客吐槽“味道像隔夜饭”。

这种情况能避免吗?当然可以!我观察过做得好的企业,他们会在淡季就储备20%的应急库存,重要岗位实行“老带新”的交接期制度。就像聪明的家庭主妇会在梅雨季前晒好笋干,既留住春味,又防着阴雨连绵。

新时代的变通之道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青黄不交”玩出了新花样。有个做自媒体的学妹,她在视频账号转型期间,提前三个月开始同步更新图文内容,等粉丝适应了新风格再逐步替换。这种“交叉过渡法”既保住了流量,又完成了转型,堪称现代版的智慧衔接。

下次遇到类似状况,不妨学学农人的智慧。他们会在稻田里间隔种植早熟和晚熟品种,保证始终有稻穗可收。生活中的过渡期,或许正是培养应变能力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