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ū
  • g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í zhū wǎ gǒu

成语解释:见“泥猪疥狗”。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贬低人

繁体字形:泥猪瓦狗

英文翻译:Clay pig and tilapia

泥猪瓦狗的意思

泥:[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2.死板;不灵活:拘泥。

猪:哺乳动物。分家猪和野猪。家猪分肉用、脂用和兼用三类。头大,鼻和嘴都长,眼小,耳大,脚短,身肥。肉供食用,皮可制革,鬃可制刷子,并可做其他工业原料。

瓦:[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成语评论

泥猪瓦狗”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像模像样,实际却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如用泥巴捏的猪、用陶土烧的狗——虽然形态逼真,但既不能吃也不能用。

举个例子:老王花大价钱买了个号称“智能养生”的按摩椅,结果用了两次就卡壳了。邻居老张摇摇头说:“这就是个泥猪瓦狗嘛!光有高科技的外壳,连基础功能都做不好。”生活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过度包装的网红产品、虚张声势的营销话术,本质上都是这个成语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这个成语至今仍有生命力?

观察现代社会的消费现象会发现,人们容易被表象迷惑的特性始终存在。就像某些社交媒体上的“滤镜人生”,精心修饰的画面背后可能藏着空洞的内容。这时候用“泥猪瓦狗”来形容,既形象又带着几分幽默的批判意味。

换个角度看:其实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本质价值。就像挑选水果时,光滑的果皮不如实在的果肉重要。工作中遇到爱摆架子的同事,与其在意他们的“表演”,不如关注真正解决问题的实干者。

如何避免成为“泥猪瓦狗”?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建立清醒的价值判断标准。当看到新款手机宣称“重新定义未来”时,先问自己:它真的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还是仅仅在堆砌参数?这种思考方式能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定力,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上。

下次遇到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妨笑着摇摇头说:“这可不就是泥猪瓦狗嘛!”话虽这么说,倒也不必完全否定装饰性事物的存在价值——毕竟连博物馆里也陈列着古代的陶猪陶狗,它们作为文化遗产同样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