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hǎi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qīng hǎi yàn

成语解释:见“河清海晏”。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垂衣而治,际河清海宴之期;乘钺有虔,鼓雷厉风飞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天下太平

繁体字形:河清海讌

英文翻译:the huanghe river is clear and the seas are calm

河清海宴的意思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宴:1.请人吃酒饭;聚会在一起吃酒饭:宴客。欢宴。2.酒席;宴会:设宴。赴宴。盛宴。国宴。3.安乐;安闲:宴乐(安乐)。宴安鸩毒。

成语评论

说到“河清海宴”,你可能会好奇:这个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成语,到底能用在哪些场景里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最近社区组织环保活动,大家齐心协力清理河道垃圾,一位老爷爷感慨道:“现在河水变清了,街道也安宁了,真有点‘河清海宴’的意思啊!”你看,原本形容天下太平的成语,就这么自然地融入了现代生活。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黄河水清”和“四海平静”来比喻太平盛世?其实这背后藏着农耕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河水清澈意味着没有洪涝灾害,海洋平静代表航行安全,这两者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温饱和社会的稳定。放到今天,这个成语更像是一种对和谐生活的期许——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动态平衡感”。就像我们小区的张阿姨说的:“哪有什么永远的风平浪静?不过是大家遇到问题就商量着解决。”确实,现代社会虽然不会真的等黄河水清,但遇到矛盾时能心平气和对话,遇到污染能及时治理,不正是新时代的“河清海宴”吗?

再看个职场中的例子。某公司部门间原本存在竞争隔阂,新任主管推动协作机制后,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咱们这儿也算实现‘河清海宴’了。”这种幽默的用法既点明了改变后的融洽氛围,又让传统文化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说明成语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可以随时代焕发新意的语言瑰宝。

最后要提醒的是,这种理想状态从来不是等来的。就像去年台风季,沿海居民提前加固堤坝、清理排水系统,最终平安度汛。这种未雨绸缪的行动力,才是让“河清海宴”从成语走向现实的关键钥匙。与其说这是对现状的描述,不如说是对持续努力的肯定与鼓励。

河清海宴的造句

  1. 造句 左有山岳翚,右有河海形,燥则河清海宴,润则浪滚涛翻。
  2. 造句 近闻芷江河清海宴、歌舞升平,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此乃曲县长治理有方,本督军佩服。
  3. 造句 呜呜呜的哭声一出,河清海宴,冬雷失声。
  4. 造句 朝中来信虽如往常一般说得朝中歌舞升平河清海宴,但这反而让他忧心忡忡。
  5. 造句 世博盛会重交融,又吹七一和谐风。人逢佳境精神爽,月未中秋早显明。河清海宴民生重,科学发展破浪行。八十九年天地覆,两岸交流起欢腾。
  6. 造句 父皇虽然正当壮年,但是却一直体弱多病,更受到十常侍等阉党逆贼的蒙弊,根本不知道如今天下四处刀兵,还以为天下承平河清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