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 huǒ
  • xiāng
  • yán
  • méi
  • xiāng
  • c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语解释: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成语出处:《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水火相濟,鹽楳相成

英文翻译:Combining fire with water, salt with plum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的意思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盐:1.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硝酸钠(NaNO3)、硫酸铵[(NH4)2SO4]等。2.食盐的通称。

梅:1.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2.这种植物的花。3.这种植物的果实。4.(Méi)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成语评论

“水火相济”和“盐梅相成”这两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水和火明明是互不相容的,盐和梅子又能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都在讲同一个道理:看似对立的事物,合作起来反而能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个工作中的例子: 团队里有个同事性子急,做事雷厉风行,另一个却喜欢慢慢打磨细节。起初两人总吵架,但后来发现——前者能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后者能避免低级错误。这不就是“水火相济”吗?就像炒菜时的猛火快炒和文火慢炖,不同的节奏搭配才能做出好味道。

再来看家庭场景: 父母教育孩子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情况很常见。妈妈严格要求作息规律,爸爸周末带孩子疯玩。表面看是冲突,实则“盐梅相成”。就像腌肉时既需要盐防腐,也需要梅子增香,不同教育方式的平衡反而让孩子更健康成长。

有人问:这种配合会不会很假? 关键在“真诚的差异”。好的协作不是硬凹人设,而是尊重彼此特点。就像川菜里的花椒与蜂蜜,一个麻一个甜,碰撞出的怪味胡豆反而成了经典。工作中我见过最棒的团队,成员性格迥异但彼此欣赏,这种差异反而成了解决问题的多棱镜。

文化融合也是个典型例子: 西安的羊肉泡馍配冰峰汽水,上海的生煎包搭美式咖啡,这些混搭之所以被接受,正是因为对立元素产生了新价值。就像古建筑改造时,设计师用钢结构支撑老木梁,既保住历史感又满足现代需求,这种“新旧共生”比非此即彼的取舍更有生命力。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生活中有没有哪对“冤家组合”,分开时平平无奇,配合起来却威力倍增?不妨试试用这两个成语重新解读他们的关系,或许能发现隐藏的协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