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ān
  • měng
  • x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ān měng xiāng jì

成语解释: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政治措施要宽大和严厉互相补充

繁体字形:寬猛相濟

英文翻译:alternate leniency with severity

宽猛相济的意思

宽: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宽银幕。这条马路很宽。他为集体想得周到,管得宽。2.宽度:我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这条河有一里宽。3.放宽;使松缓:宽限。宽心。听说孩子已经脱险,心就宽了一半。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宽容。从宽处理。对己严,待人宽。5.宽裕;宽绰: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宽多了,但仍很注意节约。6.姓。

猛:1.猛烈:勇猛。突飞猛进。炮火很猛。2.忽然;突然:他听到枪声,猛地从屋里跳出来。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猛着劲儿干。4.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成语评论

宽猛相济”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在说“胡萝卜加大棒”?其实它的核心是强调做事要灵活,既不能一味宽容,也不能只会强硬。比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子产治理郑国时,一方面减轻赋税让百姓生活宽松(宽),另一方面又用严厉法律打击犯罪(猛)。结果国家稳定,连孔子都夸他“宽猛得中”——这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问题来了:为什么单一的方法行不通?如果领导只会“宽”,员工可能会变得懒散;但如果天天板着脸“猛”,团队又会失去创造力。比如朋友小张带团队,前半年总怕得罪人,结果项目拖延;后来他学了“宽猛相济”,既设置明确KPI(猛),又每周请大家喝咖啡聊困惑(宽),团队效率反而翻倍。

生活中这个智慧同样适用。教育孩子时,父母既要允许试错空间(宽),也得守住写作业、睡觉时间这些底线(猛)。就像我家邻居王姐,孩子考砸了不骂人,但会取消游戏时间陪孩子复习——既保住了亲子关系,又培养了责任感。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平衡思维。互联网公司推崇“扁平化管理”是宽,但完全取消考勤制度就可能变成放任;传统制造业强调流程规范是猛,如果完全不考虑员工创意,又容易陷入僵化。最聪明的做法,可能是像调节水龙头那样: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宽与猛的比例。

最后想说的是,掌握这个成语不是要我们当“两面派”,而是培养一种动态的处事智慧。就像中医讲究的“阴阳调和”,关键在找到那个让事情健康发展的平衡点。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时候该加点温度,还是需要降降温?

宽猛相济的造句

  1. 造句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叔本华 
  2. 造句 宽猛相济是古代帝王统治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3. 造句 皇位继承人的教育是矛盾的,宽猛相济真的很难。
  4. 造句 对其他少数民族,他采取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的政策。
  5. 造句 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迭代,俱成岁功者也。
  6. 造句 此令传出,各营那敢有误,却亦乐从,皆感一枝梅等宽猛相济。
  7. 造句 唐、虞象刑,夏禹立辟,盖淳薄既异,致化实同,宽猛相济,惟变所适。
  8. 造句 从法律文化看,古代自首制度“重亲情”、“重德化”、“宽猛相济”的传统可为现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