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è xiāng jì
成语解释: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成语出处: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同惡相濟
英文翻译:conspire with someone in illegal acts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同恶相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就是“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的意思。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桧和宋高宗赵构,一个主和投降,一个残害忠良,两人联手打压岳飞,导致山河破碎。这种“你出坏主意,我配合执行”的套路,不就是典型的“同恶相济”吗?
有人可能会问:“坏人为什么非要拉帮结派呢?自己单干不行吗?” 其实很简单——恶行往往需要分工合作。比如职场里,有人负责散布谣言,有人负责给领导打小报告,双方“互补短板”,就能更高效地排挤竞争对手。一个人搞破坏可能掀不起风浪,但一群人“同恶相济”,破坏力就会指数级增长。
生活中也能看到这类现象的变形。比如几个学生商量着考试作弊:A负责偷看答案,B负责传纸条,C负责打掩护。这种“协作式犯错”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群体作恶的侥幸心理。就像《论语》里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坏行为同样会吸引同类。
从个人观察来看,“同恶相济”之所以屡见不鲜,往往源于利益捆绑。当两个人都握有对方的把柄,或者共享非法收益时,这种畸形合作关系反而更稳固。但就像两根腐烂的木头绑在一起,看似结实,遇到正义的火焰就会瞬间崩塌。与其费心维系这种危险关系,不如从一开始就远离泥潭。
换个角度想,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环境对人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大。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总在怂恿你做违背原则的事,哪怕对方表现得再“仗义”,也要保持清醒。毕竟,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在恶行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与其“同恶相济”,不如“同声相应”——找到志同道合者,做点让彼此都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