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máo xì yǔ

成语解释: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成语出处:《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雨

繁体字形:毛毛細雨

英文翻译:Drizzle

毛毛细雨的意思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成语评论

毛毛细雨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想象你站在江南小镇的屋檐下,雨水细得像蚕丝,沾衣不湿却透着凉意。这时候说"天空飘着毛毛细雨",画面感顿时从文字里渗透出来。比如在游记里写:"石板路上泛着微光,毛毛细雨给乌镇蒙了层薄纱",既交代天气又烘托氛围。

为什么不用"小雨"而选成语?其实两者像奶茶和清茶——前者直接解渴,后者多了回甘。写小说时用"毛毛细雨",能让读者自动联想到绵长、朦胧的感觉,比如:"他站在车站外等了三小时,毛毛细雨渐渐浸透了衬衫,寒意顺着脊背往上爬",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是单纯描写天气达不到的。

怎么判断使用场景?有个简单方法:当需要表现时间的流逝感或情绪的持续性时,毛毛细雨就是天然的氛围组。比如描写老人坚持晨练:"银杏叶在毛毛细雨中打着旋儿,王大爷照旧甩着双臂沿湖走圈",细雨成了坚持精神的见证者。反观暴雨往往用来制造冲突,细雨更适合铺陈细腻情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在"毛毛"的叠词运用。就像苏州评弹里的琵琶声,轻轻重重间藏着韵律美。有次我在黄山写生,山雾混着细雨扑面,本子上的水彩颜料化开时,突然就懂了古人说的"烟雨江南"——原来毛毛细雨不仅是天气,更是种东方美学意象。

下次遇到似有若无的雨丝,不妨试试换个视角观察。那些沾在睫毛上的小水珠,窗台上渐渐连成线的雨迹,或许就是打开细腻描写之门的钥匙。写作就像接雨,重要的不是接住多少,而是感受每一滴雨的温度。

毛毛细雨的造句

  1. 造句 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2. 造句 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
  3. 造句 春天到了,毛毛细雨中,石榴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树枝上吐出了小嫩芽,春风吹来,嫩芽渐渐地变成了小绿叶儿,满树的绿叶在微风中飒飒做响。
  4. 造句 天空飘着的是毛毛细雨,抬头看到雨丝在路灯的照射下,密密斜斜地交织在一起轻轻飘落下来,更像是水雾,顿时脸上就有了凉凉的很舒爽的感觉。
  5. 造句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6. 造句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7. 造句 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8. 造句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
  9. 造句 单车六小时,凌晨1点出现,毛毛细雨,只为楼下看她一眼。是怎样的思念,她懂,但她不想要,即使想要,也不想是你给。或许西红柿永远不会懂黄瓜的心意。对不起,原谅她如此抵触你。
  10. 造句 毛毛细雨,悄然无声地飘落着,像是很多蚕娘吐出的银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