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o xíng huī xīn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槀形灰心
英文翻译:Haggard and disheartened
槁:枯干:槁木。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什么是"槁形灰心"?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枯槁的树桩和熄灭的灰烬,其实它形容人因遭遇重大打击后精神萎靡的状态。比如:"经历公司裁员后,他槁形灰心地在家中枯坐三天,连水杯碰倒了都懒得扶。"这里的场景生动展现了身心俱疲的处境。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和普通的心情低落有何不同?关键在于程度与持续性。就像被台风连根拔起的老树,槁形灰心往往伴随着对生活热情的彻底丧失。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有个书生科举落榜后"形如槁木,心如寒灰",正是这个成语的典型写照。
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在朋友创业失败时看到这种状态:"她看着积压的库存,眼神空洞得像个被掏空的布偶,连手机响了几十遍都置若罔闻。"这种彻底的精神瘫痪状态,往往需要外界干预才能逐渐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槁形灰心不应被妖魔化。就像冬眠的动物,这种状态其实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我曾在心理咨询中见过类似的案例:一位母亲在失去孩子后,正是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槁形灰心"期,才最终找到重新出发的力量。
如何理解这种看似消极的状态?或许可以把它看作生命力的"待机模式"。就像被野火烧过的草原,表面焦黑的地下其实埋藏着新芽。当我们或身边人陷入这种状态时,给予温暖的陪伴远比强行激励更有益。
观察发现,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让"槁形灰心"现象呈年轻化趋势。有位大学生在论文被剽窃后形容自己"像被抽干灵魂的稻草人",这种精准的自我描述,恰恰说明年轻人正在形成更细腻的心理认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当人们能准确识别自己的状态时,离走出阴霾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