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g
  • huī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xíng huī xīn

成语解释:形:形体。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己,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意志坚定

繁体字形:木形灰心

英文翻译:Wood like disheartened heart

木形灰心的意思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木形灰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它到底在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麻木消沉、丧失斗志”的状态。比如有人长期面对挫折,可能会变得像木头一样僵硬,内心如同死灰。举个例子:小王连续三次创业失败后,整个人变得木形灰心,连朋友约他讨论新项目都提不起精神。

为什么会有人陷入这种状态呢?核心问题其实藏在成语的字面里——当人的思维变得像木头般固化,心态像冷灰般失去温度,行动力自然会被冻结。比如学生反复考试失利后,可能形成“反正努力也没用”的思维定式,这种心理暗示就像给大脑套上枷锁。

不过这种状态并非不可逆转。我观察到,很多走出低谷的人都会主动打破固有模式。就像园丁修剪枯枝,我们可以尝试微小的改变:换个学习方式、调整工作节奏,甚至只是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事。这些动作就像往灰烬里吹进氧气,能让内心的火种重新复燃。

有个有趣的对照现象:同样是面对挑战,有人会“越挫越勇”。这让我想到陶艺制作——黏土经过揉捏摔打反而更具可塑性。或许我们看待困难的方式,决定了最终会成为易碎的陶器,还是经得起窑变的瓷器。保持适度的弹性,可能是避免“木形灰心”的关键。

最后要强调的是,暂时的消沉不等于失败。就像树木冬天落叶休眠,是为了积蓄来年的生长能量。重要的是在休整期保持觉察,别让暂时的停顿变成永久的停滞。给自己设定个“复苏期限”,比如两周调整期后必须做件具体的事,这种自我约定往往能有效打破心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