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yī lì shí
成语解释: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成语出处:宋 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艰苦生活
繁体字形:敝衣糲食
英文翻译:I need food and clothes
敝:1.破旧;破烂:敝衣。舌敝唇焦。2.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3.衰败:凋敝。经久不敝。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粝:糙米:粗粝。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说到“敝衣粝食”,这个词儿乍一听是不是有点生僻?哎,先别急着关页面,咱们举个例子你就懂啦!比如《史记》里写孔子周游列国时“敝衣粝食,不改其志”,说的就是圣人哪怕穿着破衣服、吃着糙米饭,照样坚持传播学问——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条件再差也不耽误干大事”的精神吗?
那问题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个词还有用武之地吗?嘿,还真别说!我有个朋友创业初期天天泡面配榨菜,同事调侃他“过得比孔夫子还孔夫子”。他自己倒乐呵呵:“这叫敝衣粝食攒启动资金,你们懂啥!”您瞧,这词在现代照样能形容为了目标主动选择简朴生活的人。
不过咱得掰扯清楚啊,敝衣粝食可不等于自虐哈。去年我试过连续一个月顿顿白粥咸菜,结果低血糖进了医院。所以说啊,量力而行才是王道!老祖宗强调的节俭美德,重点在“不浪费”,可不是要咱们跟身体过不去对吧?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都讲究消费升级了,这成语会不会过时?要我说,关键看咋理解。上周在商场看见个小姑娘,背着帆布包翻看打折区标签,转头跟闺蜜说:“我这叫敝衣粝食买学区房!”当时我就乐了——您看,新时代的“粝食”可能是少喝奶茶少网购,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做取舍嘛!
说到底啊,语言这玩意儿就像条河,成语也得跟着时代往前淌。下次看到穿旧衣服啃馒头的人,别急着贴标签。说不定人家是精打细算的理财达人,或者专注事业的科研大牛呢?生活这场马拉松,有人穿跑鞋冲刺,也有人布鞋走完全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