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ù ān dú shū
成语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勤奋
繁体字形:據鞍讀書
英文翻译:Study according to Anshan
据:[jù]1.占据: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据点。据险固守。3.按照;依据:据理力争。据实报告。据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据。证据。字据。论据。票据。实据。5.姓。[jū]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手头据。
鞍:放在骡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骑坐的器具。
读:[dú]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据鞍读书”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字面意思是“靠着马鞍读书”,乍一听有点奇怪,但背后藏着古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的精神。比如有人问:“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怎么理解这种‘马上学习’的行为呢?”其实这就像今天人们通勤路上听书、排队时背单词——核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对碎片时间的珍视。
举个例子,小张每天地铁通勤两小时,他总带着电子书阅读器。同事开玩笑说:“你这简直是当代‘据鞍读书’啊!”这种场景化的应用,让成语瞬间有了烟火气。关键在于,无论是骑马还是挤地铁,主动创造学习机会的态度才是精髓。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见缝插针的学习真有效吗?”我曾在备考时实践过:把专业书拆成小章节,利用午休前10分钟反复看。三个月后发现,零碎时间积累的知识反而记得更牢。这让我意识到,专注力比连续时长更重要,就像古人倚着马鞍也能沉浸书中。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的使用要避免刻板照搬。曾见某文章写道:“他据鞍读书的样子真勤奋”,读来总觉得生硬。若改为“他在摇晃的公交车上专注看书的样子,颇有几分‘据鞍读书’的意味”,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增添了画面感。
如今再看这个成语,更像是种智慧提醒:学习不必拘泥于书斋,关键在保持持续成长的心态。就像朋友说的:“真正的‘鞍’不在身下,而在心里——那个随时准备好接纳知识的状态,才是现代人最该拥有的‘马鞍’。”这种古今贯通的理解,或许正是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