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ī jiǎ jù ān
成语解释: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成语出处:《後汉书 马援传》载:汉 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
繁体字形:被甲據鞍
英文翻译:A saddle Under Armour
被:[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2.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pī]古同“披”,覆盖。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据:[jù]1.占据: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据点。据险固守。3.按照;依据:据理力争。据实报告。据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据。证据。字据。论据。票据。实据。5.姓。[jū]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手头据。
鞍:放在骡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骑坐的器具。
“被甲据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一个生动的场景。想象一下,古代将军即使受伤也要穿戴盔甲、骑上战马继续作战——这种“带着伤坚持干大事”的倔强劲儿,是不是特别能打动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来看个例子:程序员小张连续加班三天赶项目,明明感冒发烧到38度,还对着电脑敲代码说“就差最后一点了”。同事劝他休息,他摆摆手:“没事,被甲据鞍嘛!”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职场日常,是不是突然让成语活过来了?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可不是鼓励大家硬扛。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带伤训练容易造成永久损伤。”去年我们公司就有个设计师强忍颈椎病加班,结果住院两周反而耽误进度。所以“被甲据鞍”更适合形容战略性的坚持,而不是无谓的硬撑。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生代中有了新玩法。电竞直播间里常能听到:“这把排位赛必须赢!被甲据鞍搞起来!”配上选手贴着退烧贴打比赛的画面,传统文化就这样无缝衔接了数字时代。这种跨时空的共鸣,恰恰说明坚韧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最后分享个观察:我见过最动人的“被甲据鞍”,是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雨雪天照样出摊,炉子边总放着降压药,却乐呵呵地说:“街坊们要吃口热乎的呀。”这种平凡中的坚持,或许比战场故事更能诠释成语的真谛——不是为了彰显悲壮,而是守护心中认为值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