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èi jiǎ zhí bīng
成语解释: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
繁体字形:被甲執兵
英文翻译:put on one 's armour and take up armshuang
被:[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2.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pī]古同“披”,覆盖。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执:1.拿着;掌握:执笔。执政。2.坚持;固执:执意不肯。3.捉住:被执。4.凭证;单据:执照。回执。5.执行:执法施令。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执友。父执。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大伙儿都知道“被甲执兵”这成语吧?说白了就是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干架的状态。不过你品品,这词儿到底用在啥场合最贴切?咱先看个例子:老张头最近为了竞标项目,那真是被甲执兵,光PPT就做了二十多个版本,连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都打印出来用荧光笔画成了大花脸。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被甲执兵是不是只能形容打仗?”嘿您可问着了!前两天我看《三国演义》里赵云救阿斗那段,原著写他“被甲执兵,七进七出”,但您往现代职场瞅,市场部小王为了拿下客户,不也跟个现代版赵云似的,带着笔记本电脑、合同样本、数据分析表三件套到处冲锋?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您发现没?现在连小学生背书包都透着被甲执兵的架势——课本练习册带全套不说,还得塞个保温杯、消毒湿巾、备用红领巾。您说这是不是新时代的“铠甲”?要我说啊,这成语早就突破战场语境,变成形容万事俱备的代名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过度武装真有必要吗?去年我们公司搞团建,采购部李姐愣是带着登山杖、急救包、雨衣雨鞋来参加室内密室逃脱,结果道具间根本转不开身。您瞧,被甲执兵虽好,也得看场合分轻重,就像老话说的“杀鸡焉用牛刀”嘛。
依我看啊,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那股子蓄势待发的精气神。不管是古代将士整装待发,还是现代人备战考试面试,那份既紧张又期待的状态才是精髓。您琢磨琢磨,上次您被甲执兵是为啥事?说不定当时觉得压力山大,现在回头看反倒成了值得嘚瑟的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