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ú shū dé jiàn

成语解释: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形容读书能探究窍门,心领神会

繁体字形:讀書得閒

英文翻译:Reading well

读书得间的意思

读:[dú]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间:[jiān]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间。人间。晚间。一刹那间。3.一间屋子;房间:里间。车间。衣帽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三间门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间。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间萝卜苗。“閒”

成语评论

哎呀,读书得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读书读到字缝里的意思”。比如有人读《三国演义》,突然一拍大腿:“原来诸葛亮空城计能成,不光靠演技,还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啊!”——这就是典型的“读书得间”,从字面里挖出了门道。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和普通阅读理解有啥区别?嘿,问得好!普通阅读可能只是看个故事,而“读书得间”更像是拿着放大镜找彩蛋。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有人读《红楼梦》时发现,黛玉葬花其实暗喻她对自己命运的预感。这种联想啊,就像吃包子咬到馅儿,突然尝到了作者藏的深意。

你可能会嘀咕:这能力是不是天生的?咱说实话,天赋或许占三分,但七分靠练习。就像考古学家拿着小刷子扫文物,读书得间的人会反复琢磨细节。比如说读历史书时,发现某场战役的胜负关键居然藏在某句不起眼的气候描写里——这种“哦~原来如此”的瞬间,就是刻意练习的成果。

话说回来,现在碎片化阅读这么流行,还有人愿意这么啃书吗?个人觉得啊,这就好比吃快餐和品私房菜的区别。虽然刷短视频也能学知识,但那种在字里行间发现隐藏逻辑的快乐,就像玩解谜游戏通关一样爽。最近读推理小说时我就发现,作者在第二章埋的某个路人甲的对话,到结尾居然成了破案关键——这种阅读体验,手机刷屏可给不了。

说到底,读书得间更像是一种思维习惯。好比说看菜谱不光记步骤,还要琢磨“为啥先放盐后放糖”;读新闻时不仅看事件,还要分析“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培养这种能力后,就连看广告都能看出商家的心理战术,你说带劲不带劲?

下次翻开书的时候,不妨试试带着放大镜的心态,说不定就能发现字里行间藏着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