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ǐ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ǐ zhī wú jí

成语解释: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悔之無及

英文翻译:be too late to repent

悔之无及的意思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成语评论

悔之无及”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你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比如小张因为拖延症,直到项目截止前一天才开始加班赶工,结果数据漏洞百出。他瘫在椅子上叹气:“早知道该早点动手的,现在改都来不及了。”这种“事后拍大腿”的懊恼感,正是成语的精髓。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强调“来不及”呢?其实成语背后藏着两层含义。一是提醒人做决定要谨慎,就像老王听说朋友炒股暴富,跟风押上全部积蓄,结果市场崩盘后才意识到“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二是暗示时间窗口的关闭,比如应届生错过秋招黄金期,第二年再投简历时发现岗位要求已变,这时候的焦虑感比单纯的后悔更复杂。

这里有个常见误区要说明。有人会把“悔之无及”和“后悔莫及”混用,其实两者就像冷水和沸水的区别。前者更侧重无法补救的结果,比如装修时贪便宜选了劣质防水材料,等楼下邻居找上门索赔时,那种既尴尬又无奈的心情;后者更多是情感层面的自责,比如对家人说了重话后的愧疚感。

从我观察到的现象看,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注解。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三年前拒绝加入短视频团队,如今对方账号粉丝过百万,他半开玩笑说:“当时觉得拍视频太麻烦,现在看人家带货的收益,肠子都悔青了。”这种职业选择上的错位感,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尤为明显。

换个角度看,成语也藏着积极暗示。就像小李虽然错过了留学申请季,但他在gap year里实习积累的经验,反而让第二年申请材料更具竞争力。这告诉我们:与其困在“悔之无及”的情绪里,不如把教训转化成下次行动的指南针。毕竟人生不是单行道,弯道超车的机会总在下一个路口。

悔之无及的造句

  1. 造句 家庭因他的*博而散了,他真是悔之无及呀!
  2. 造句 父亲的死让他悔之无及。
  3. 造句 蔡爸爸也一声长长的叹息,却是悔之无及。
  4. 造句 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
  5. 造句 大校场上变起突然,一次无谓的意气之争险些酿成一桩悔之无及的惨剧。
  6. 造句 当日鸿呼尼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悔之无及。
  7. 造句 望着倒在血泊里念菊凄美的花容,他悔之无及!瓣瓣儿鲜艳,美人菊。
  8. 造句 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 造句 有了错误而坚持不改,就会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那时可就悔之无及了。
  10. 造句 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