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fēng
  • suì
  • r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fēng suì rěn

成语解释: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成语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丰岁稔,政治不乱,皆仁杰一人之功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丰年

繁体字形:年丰岁稔

英文翻译:A good old man

年丰岁稔的意思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丰:1.丰富:丰满。丰盛。丰收。丰衣足食。2.大:丰碑。丰功伟绩。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丰采。丰姿。丰韵。

岁:1.年:岁月。岁首。岁末。岁暮。辞旧岁,迎新年。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岁了。这匹马是六岁口。3.指时间:岁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4.年成:歉岁。丰岁。5.姓。

稔:1.庄稼成熟:丰稔。2.年;一年:不及三稔而衰。3.熟悉(多指对人):素稔。稔知。

成语评论

年丰岁稔”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谷物丰收、年岁成熟”,常用来形容农业兴旺或生活富足。比如一位老农望着金黄的稻田感叹:“今年风调雨顺,年丰岁稔,仓库里的粮食怕是堆不下了!”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丰收景象,更透露出劳动成果带来的踏实感。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年丰岁稔”?在农耕社会,粮食收成直接决定百姓温饱。就像现代人每月盼着工资到账,古代人最关心的就是地里能长出多少稻谷。如今虽然机械化取代了镰刀,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依然适用——物质基础扎实了,才有余力追求精神生活。

记得去年参观乡村振兴展览时,看到智能温室里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技术人员指着电子屏上的数据说:“现在靠科技也能实现年丰岁稔,亩产比二十年前翻了三倍。”这让我联想到,成语的涵义会随着时代进化,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始终如一。

现代人如何体验“年丰岁稔”?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程序员完成重大项目上线、学生收到理想院校的录取通知、创业者熬过初创期获得首轮融资,这些时刻都像是精神层面的“谷物满仓”。就像邻居张叔退休后种的小菜园,每次摘到新鲜黄瓜都要在业主群晒图,那份喜悦和古人看着粮仓的表情一模一样。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书中提到农业革命让人类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突然意识到,“年丰岁稔”不仅是个结果,更是个持续的过程——就像我们既要享受秋收的喜悦,也要记得春天播种时的忐忑,夏天除草时的汗水。如今很多年轻人开始尝试阳台种植,或许正是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这种“耕耘与收获”的原始联结。

看着窗外外卖骑手穿梭的身影,忽然觉得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另类丰收。快递小哥车筐里热气腾腾的餐盒,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新粮仓”?当每个行业都在自己的领域实现“年丰岁稔”,整个社会就会像成熟的麦穗般,沉甸甸地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