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成语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各有所长
繁体字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英文翻译:Every inch has its advantages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哎呦喂,说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成语听着挺玄乎,但其实道理特简单!咱先掰扯掰扯:尺子比寸长对吧?可要量个特别小的东西,尺子反而笨手笨脚,这时候一寸的小刻度反而更精准。说白了,甭管东西大小,关键得用对地方。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道理放现实里咋用啊?”嘿,举个栗子!比如公司里小李是数据分析大神,但让他去谈客户,舌头能打结;隔壁工位的小王虽然Excel用得磕磕绊绊,但客户聊两句就能成单。你看,短板长板这事儿,得看场景,对吧?
再比方说,我老家二婶总念叨她闺女:“数学考满分有啥用?语文才70分!”要我说,二婶这是没整明白——人又不是瑞士军刀,哪能样样精通?隔壁小明语文能写诗,可让他算个买菜钱都能摁计算器,这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时候核心问题来了:“那怎么才能不盯着短板较劲?”我的看法是,与其补短板补到怀疑人生,不如把长板磨成金箍棒。就像现在短视频火的那帮人,有人靠颜值,有人靠段子,各有各的赛道。你让搞笑博主去走T台,那画面想想都辣眼睛!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合作才是王道。就像咱小时候玩的拼图,每块形状都不一样,但拼一起就是完整画面。工作中碰到短板别慌,找个互补的搭档,这事不就成了?
最后唠叨两句个人观点:现在教育总爱强调“全面发展”,要我说这词儿得重新定义。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知道自己的“寸”在哪里发光,找到能包容“尺”的舞台。就像打篮球,姚明要是非要去当控球后卫,那才叫真浪费天赋呢!
说到底啊,长短本来就是个相对概念。你瞅瞅那大海里的鲸鱼,搁浅了还不如小虾米灵活;但到了深水区,谁能比它自在?所以别老拿别人的尺子量自己,找准主场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