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 yǒu suǒ duǎn
成语解释: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成语出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谓语;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繁体字形:各有所短
英文翻译:each man has his limitations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人们常说“各有所短”,但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孔雀开屏惊艳全场,却飞不过矮墙;麻雀翅膀灵活,但羽毛灰扑扑不够吸睛。你看,动物界的“偏科”现象不就正好解释了“各有所短”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各有所长'有什么区别?”其实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智能手机拍照碾压单反的便携性,单反的画质又吊打手机,这种科技产品的“互啄”现场,既展现了各自特长,也暴露了天然局限。
职场上这个道理更明显。去年公司空降的哈佛高材生,做数据分析快如闪电,但让他写年终总结报告,憋了三天愣是没凑够两页纸。这倒让我想起老家木匠师傅的名言:“好刨子刨不出榫卯,好凿子凿不出弧线”。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文具盒里的铅笔总嫌自己容易断芯,却看不见橡皮天天抱怨越擦越脏。这种“互相羡慕”的日常,不就是“各有所短”最生动的写照吗?关键在于,与其盯着自己的短板焦虑,不如像羽毛球双打选手那样,用搭档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缺陷。
现代人总爱在社交媒体打造完美人设,但看看自然界的启示:台风能拔起大树却吹不动蒲公英,春雨滋润万物却浇不灭篝火。接受“不完美”的存在,反而能活得更舒展。毕竟连月亮都有阴晴圆缺,咱们凡人有点小缺陷不也挺正常?
最近重读《西游记》发现,取经团队就是个典型“互补型团队”。孙悟空能打但暴躁,猪八戒幽默却贪吃,沙和尚稳重但缺乏主见。这种“缺陷共处”的模式,反而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伟业。生活中的团队合作,不也正是需要这种“缺陷包容力”吗?
下次看到别人缺点想吐槽时,不妨想想厨房里的菜刀和水果刀。切肉时菜刀称王,削苹果还得水果刀上场。世上没有“万能工具”,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使用场景。毕竟,让鱼和爬树比赛,结局注定是双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