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wéi kǎi mó
成语解释: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并当做典范、榜样。楷:法式;模:模范、典范。奉佛夫敷
成语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繁体字形:奉為楷模
英文翻译:hold up as a model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楷:[kǎi]1.法式;模范:楷模。2.楷书:小楷。[jiē]也叫黄连木。落叶乔木。木材黄色。种子可榨油,叶可做黑色染料。
模:[mó]1.法式;规范;标准:模型。模式。楷模。2.仿效:模仿。模拟。3.指模范:劳模。评模。4.姓。[mú](模儿)模子:铅模。铜模儿。
“奉为楷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说白了就是“把某人或某事当成榜样来学”。比如学生崇拜学霸,职场新人模仿行业大牛,本质上都是这个逻辑。但问题是:榜样真的能随便“搬”过来用吗?
举个历史例子。明朝海瑞一生清廉,连买块肉给母亲祝寿都要被同僚弹劾“奢侈”,结果被后世奉为清官标杆。但海瑞的极端做法在当时就引发争议——同僚嫌他“不近人情”,百姓也觉得他断案死板。这时候要问:学海瑞该学什么?如果只学他穿补丁衣服,却忽视他坚持原则的勇气,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
再看现代职场。某互联网公司把“狼性文化”奉为团队信条,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凌晨。结果三年内离职率飙升40%,团队创新指数反而下降。这暴露出问题:当我们在学习某种“楷模模式”时,是否需要考虑时代背景的变化?就像二十年前的销售冠军靠电话轰炸,现在可能要靠大数据分析。
家庭教育中更常见这种情况。邻居张阿姨天天拿“别人家孩子”比较,要求女儿照搬年级第一的学习计划。结果小姑娘压力过大,反而产生厌学情绪。这里藏着关键:每个“楷模”的成功都有特定条件,就像热带植物不能直接种在寒带,盲目模仿可能适得其反。
个人认为,真正的“奉为楷模”应该像吃螃蟹——拆解外壳取其精华。比如学企业家的决策思维而不是照搬管理制度,追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复制实验步骤。最近看到00后创业者把传统茶艺与电竞结合,这种“混搭式学习”反而开辟了新赛道,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更聪明的榜样学习法。
话说回来,选择什么样的楷模本身就在暴露我们的价值观。有人追逐流量明星的曝光度,有人敬佩深山护林人的坚守。当你在选择人生参照系时,不妨先问自己:我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毕竟,跟着别人的蜡烛走,永远照不亮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