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g wéi guī bì
成语解释: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十分珍重
繁体字形:奉为圭璧
英文翻译:Regarded as Guibi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圭:1.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白璧无瑕。
“奉为圭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把某个东西当成宝贝一样珍视,甚至像古代人对待玉器圭璧那样恭敬。比如有人曾说:“老一辈手艺人的经验,被他奉为圭璧,每天对着笔记反复琢磨。”这里说的就是一个人对传统技艺的敬畏和传承之心。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的东西上吗?”其实不然。比如有人把“诚信”奉为圭璧,认为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也有人把某本书里的观点奉为圭璧,当作自己思考问题的标尺。它既可以指实物,也可以指抽象的理念。
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小明爷爷留下的旧怀表,表壳磨损得看不清花纹,走时也不太准了。但小明始终把它奉为圭璧,因为这是爷爷参加抗美援朝时贴身携带的物件。这里既包含了具体物品的珍贵,也承载着超越物质的情感价值。
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人也会用类似的态度对待某些事物。比如有人把游戏里的限定道具奉为圭璧,虽然旁人看来不过是串代码,但对持有者来说可能代表着珍贵的回忆或成就。这种心理其实和古人对待圭璧的态度异曲同工——价值判断本就因人而异。
不过话说回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奉为圭璧”的坚持显得尤为可贵。当大家都在追逐新鲜事物时,能静下心来守护自己认定的价值,未尝不是种智慧。就像有位老教授说的:“我的研究方法三十年来没变过,不是守旧,而是这些方法论经过验证,值得奉为圭璧。”这句话背后既有自信,也有对学术传统的尊重。
最后留个思考:当我们选择把什么奉为圭璧时,其实是在定义自己的人生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调整刻度,但只要内核清晰,就能在纷繁世界里找到自己的锚点。下次看到有人特别珍视某样东西,或许可以多问句:“这里面包裹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