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n
  • bào
  • chóu
  • shí
  • nián
  • w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

成语解释: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成语出处:《儿女风尘记》:“孩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君子報讎,十年不晚

英文翻译:Ten years is not too late for a gentleman to revenge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思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报: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晚:1.晚上:今晚。晚会。从早到晚。2.时间靠后的:晚稻。晚秋。晚年。晚清(清朝末年)。3.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八点再去就晚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4.后来的:晚辈。5.后辈对前辈的自称(用于书信)。6.靠后的一段时间,特指人的晚年:岁晚。晚节。晚景。7.姓。

成语评论

同事小张被上司当众批评后闷闷不乐,我递给他一杯咖啡:"还记得去年市场部王经理那件事吗?"他眼睛突然亮起来——三年前王经理被竞争对手恶意抹黑,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立即反击,结果他默默考取了行业高级证书,今年直接空降成为对方公司高管。这大概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现实演绎。

为什么说等待比冲动更有力量?去年小区物业乱收费,邻居老李直接带着榔头要去理论,被物业录像反咬一口。而隔壁单元的刘老师收集了半年票据,拿着民法典条文到住建局举报,不仅追回款项还让物业换了管理团队。时间不仅能让情绪沉淀,更能积蓄解决问题的真正实力。

我常把这句话理解成"成长型复仇"。就像玩俄罗斯方块,急着消除眼前的障碍反而容易堆出漏洞。表妹去年被男友劈腿后,没有上演狗血撕逼戏码,而是报名了形象管理课程。前几天同学会遇见时,那个男生盯着她新练出的马甲线欲言又止的样子,比任何当面辱骂都更有说服力。

这种智慧仅限于报仇吗?上周看创业纪录片时恍然大悟。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提到,当年被投资人嘲讽"共享充电宝是伪需求",他花了五年时间布局物联网技术,现在他们的充电宝成了商场标配。你看,把"报仇"替换成"证明",这就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奋斗故事。

在健身房见过最生动的例子。有个胖小伙被教练当众说"你这体型练不出来",他没争辩,只是每周雷打不动来三次。半年后再见到时,他穿着紧身衣在器械区指导新会员,流利的肌肉线条比任何语言都有力。有时候,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者,也是最高明的策略家。

观察这些真实案例会发现,所谓"十年不晚"的本质,是把报复心态转化为自我完善的驱动力。就像酿酒需要时间发酵,解决问题的智慧也需要在岁月里慢慢醇化。当别人还在计较眼前得失时,懂得沉淀的人已经在准备下一场战役的弹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