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fè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繁体字形:發憤忘食
英文翻译:study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哎,你听过“发愤忘食”这词儿吧?咱先举个栗子:小明为了准备高考,每天泡图书馆十几个小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室友调侃他:“你这是修仙还是考试啊?”小明头也不抬:“等我做完这套题再说!”你猜怎么着?最后他真考上了清华!你看,发愤忘食不是说饿肚子才叫努力,而是专注到忽略其他干扰——这种状态,你经历过没?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么拼会不会伤身体啊?”哎,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说真的,发愤忘食重点在“发愤”不在“忘食”。就像程序员老张赶项目时,虽然经常忘记吃晚饭,但他会在工位备着坚果和牛奶。这种有策略的拼命,既保持了效率又没亏待身体。所以关键不是形式,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嘛!
再举个反例更有意思。隔壁王阿姨总抱怨儿子“整天抱着手机不吃饭”,其实那小子是在搞直播带货。他为了研究话术和选品,确实经常错过饭点。但你说这是发愤忘食吗?嘿,这事儿得看结果——三个月后他的账号粉丝破万,你说值不值?所以说啊,只要目标明确,暂时的“忘食”反而是种投资。
突然想到个有趣的现象:为啥艺术家更容易发愤忘食?你看画家李姐创作时,能把颜料盘当餐盘使。有次她老公端着饺子进屋,发现她正用沾满颜料的筷子夹着饺子往画布上抹!这种忘我状态看似疯癫,实则是进入“心流”的表现。你说咱普通人能不能学?要我说啊,找到热爱的事,你也能体验这种“上头”的感觉!
最后唠点实在的。发愤忘食这事儿吧,就像吃火锅——火候太猛容易糊锅,火候不够又煮不熟。我表弟备战马拉松时,前两周疯狂训练到低血糖,后来调整成“定时充电模式”,反而成绩更好。所以核心就一句话:拼要拼得聪明,冲要冲得持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