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tiáo
  • y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lǐ tiáo yáo

成语解释: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不惮千里迢遥,寻兄长,存节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分句;形容路途遥远

繁体字形:千裏迢遥

英文翻译:Thousands of miles away

千里迢遥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迢:远;长。

遥:1.遥远:遥望。千里之遥。路遥知马力。2.姓。

成语评论

千里迢遥”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更常见的“千里迢迢”意思差不多,都形容路途遥远。比如:“他为了见老同学一面,千里迢遥从广州飞到哈尔滨。”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计算距离,而是强调一种跨越地理阻隔的坚持。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高铁飞机这么方便,这个成语是不是过时了?”其实不然。上周我遇到一位程序员,他千里迢遥从杭州跑到成都,只为参加一场线下技术沙龙。他说:“线上会议虽然便捷,但面对面交流时灵感的碰撞,是屏幕永远替代不了的。”你看,现代人依然在用行动诠释这个成语的精神内核。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个成语常出现在书信或纪念文字里。比如博物馆展出的抗战家书中,就有“虽千里迢遥,必与汝共克时艰”这样的句子。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用这个词既道出现实的艰难,又传递着穿越时空的信念。这种语言的生命力,或许正源于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数字时代缩短了物理距离,但心理上的“千里迢遥”反而更值得关注。就像父母总说“常回家看看”,其实从城东到城西不过二十公里,但年轻人被工作生活牵扯的“心距”,可能比地理上的千里更难以跨越。这时候,“千里迢遥”倒成了提醒我们重视情感联结的隐喻。

最近在公园遇到晨练的张阿姨,她手机里存着孙子在澳洲读书的照片。“孩子说年底要千里迢遥飞回来过年”,说这话时她眼角的皱纹都在发光。你看,这个词承载的不仅是空间概念,更是人们对亲情牵挂的具象化表达。或许正是这种多维度的意蕴,让它历经千年仍在语言长河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