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tóng
  • f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lǐ tóng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天下太平

繁体字形:千裏同風

英文翻译:A thousand li and the same wind

千里同风的意思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成语评论

千里同风”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但到底啥意思呢?举个栗子: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员工和德国同事同时上线开会,虽然隔着八个时区,但大家讨论方案时思路出奇一致——这不就是“不同地域,相同理念”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千里同风”还有现实意义吗?咱们来看个反常识的现象:去年郑州暴雨时,网友自发的救命文档24小时内被更新了上千次,武汉、上海、广州的陌生人隔着屏幕接力救援。地理距离在数字时代反而催生出更紧密的协作,这种跨越空间的心灵共鸣,正是成语的现代演绎。

我在做社区志愿者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小区里的广场舞阿姨和隔壁写字楼的程序员,虽然作息完全不同,但都特别关注垃圾分类。每当看到傍晚六点提着不同颜色垃圾袋的居民在驿站相遇寒暄,就想起小时候村里晒谷场上的邻里闲话——时代在变,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同频。

最近有个餐饮老板跟我聊到,他们在成都和杭州的门店会根据当地口味调整菜品,但所有分店的员工培训手册里都印着同一句话:“让每个进店的顾客像回家吃饭”。这种“因地制宜”与“核心不变”的平衡智慧,或许就是商业领域的“千里同风”。

下次刷短视频看到漠河冰雕师傅和三亚冲浪教练隔空互动时,别光顾着点赞。想想这些看似无关的场景背后,是不是都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特质?当西北牧民直播放牧收获百万关注,东南沿海的网友在弹幕里分享自家果园的故事,这种跨越山河的情感联结,正在重新定义“天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