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o
  • ér
  • b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o ér bù bàn

成语解释: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成语出处: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讲信誉

繁体字形:包而不辦

英文翻译:Bag but don't do it

包而不办的意思

包: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10.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办:1.处理;料理:办事。办个手续。2.经营;建设:民办公助。大办农业。3.购置;备办:办货。办酒席。4.处罚;惩罚:首恶必办。5.指作为行政机构的办公室:招生办。外办。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包而不办”这成语,你肯定也碰到过类似的事儿吧?举个栗子,老张拍着胸脯跟领导保证:“这项目交给我,绝对给您办得漂漂亮亮!”结果三个月过去,你猜怎么着?项目书还在他抽屉里躺着睡觉呢!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总有人喜欢包而不办呢?”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承诺巨人,行动矮子”嘛!就像上个月社区说要修健身器材,居委会大妈们个个说得比唱得好听,结果现在连个螺丝刀都没见着。不过咱们也得理解,有时候确实是人手不够,或者流程卡壳了。

你瞅瞅,这事儿搁职场里更常见。隔壁部门小王,见天儿把“包在我身上”挂嘴边,可你要真找他帮忙,他能给你表演个原地消失术。要我说啊,这种“光打雷不下雨”的作风,迟早得翻车——去年我们公司那个标书延误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遇到包而不办的主儿,咱也不能干着急。上次我表弟找工作,中介收了钱拍胸脯说“百分百安排”,结果三个月没动静。你猜他怎么破局的?直接带着聊天记录上门理论,最后愣是把钱要回来了!所以说嘛,该较真时还得较真。

依我看呐,这世上最金贵的不是承诺,而是说到做到的靠谱劲儿。就像我家楼下早餐铺的老李头,人家从不说什么“明天准有新菜品”,但每礼拜保准能给你整出个惊喜。这不,上周推出的豆腐脑配油条,现在都成网红套餐了!

说到底,包而不办这事儿就像煮夹生饭——闻着香,吃着硌牙。下次遇到满嘴跑火车的主,咱们不妨学学诸葛亮借东风的本事,既给足对方面子,又悄悄准备好Plan B。记住喽,靠谱才是行走江湖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