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
  • ér
  • j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o ér bù jìng

成语解释: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不走小路

繁体字形:道而不徑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way

道而不径的意思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径:1.小路:曲径。山径。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方法:捷径。门径。3.副词。直接地:径行办理。4.直径:口径。半径。5.古又同“”。

成语评论

道而不径”出自《论语》,原意是指走光明正大的道路,而不是抄近道、走小路。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什么智慧?它和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老张想开早餐店,别人建议他用地沟油降低成本。他摇头说:“做生意要道而不径,宁可少赚点也要对得起良心。”三年后他的店铺成了社区口碑最好的老字号,而走捷径的同行早被市场淘汰。这个例子生动说明:捷径看似快,实则是条死胡同。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抄近道怎么生存?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效率优化”和“原则妥协”。像用智能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是优化,但考试作弊、数据造假就是原则问题。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在规则框架内创新,而不是破坏规则走邪路。

我观察到年轻人常被“速成神话”迷惑。有朋友辞职做直播,两个月没起色就想买假粉丝。我劝他:“你看李子柒拍100多条视频才火,就像种树要等根系扎稳。”后来他坚持原创内容,虽然慢,但积累的粉丝都是真金白银。这印证了老祖宗的智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功,往往来自脚踏实地的积累。

生活中处处可见选择的分岔口。学生熬夜刷题是笨办法吗?其实这是夯实基础的“道”;上班族拒绝办公室政治专心提升技能,短期看吃亏,长期却能建立核心竞争力。这些选择背后,都是对“道而不径”的生动诠释。

说到底,这个成语提醒我们:世界存在两种速度——表象的快捷和本质的扎实。就像竹子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却日增30厘米。那些看不见的扎根过程,恰是最重要的“道”。当我们焦虑于同龄人的成功时,不妨记住:真正的赛道不在别人脚下,而在自己选择的方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