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gǔ xiāng sī
成语解释: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成语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刻骨相思
英文翻译:deep love and remembrance of lovers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刻骨相思”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刻骨’这种夸张的比喻?”其实它就像把思念刻在骨头上,强调情感的深度和持久性。比如有人远赴海外工作,临别时对伴侣说:“这一去不知几年,但这份刻骨相思,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这种场景下,成语既表达了情感的分量,又暗含了距离带来的煎熬。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中学生小张暗恋同桌三年,毕业前在同学录上写道:“虽然不敢说出口,但那些刻骨相思的晚自习时光,大概是我青春里最明亮的秘密。”这里用轻松的语气化解了沉重感,反而让人感受到少年心事的纯粹。你看,成语不一定要用在悲情场景,关键在于如何传递情感的浓度。
有人疑惑:“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刻骨相思还存在吗?”其实科技反而放大了某些情感困境。就像异国恋的情侣虽然能视频,但摸着冰凉的屏幕说“我好想你”时,那种触不到的焦灼比古代鸿雁传书更折磨人。现代人的刻骨相思,往往藏在凌晨三点刷朋友圈的指尖,在反复编辑又删除的对话框里。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它的“矛盾感”——骨头本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却能被柔软的情感穿透。就像我们常说的“痛并快乐着”,刻骨相思既带着甜蜜的牵挂,又掺杂着苦涩的无奈。下次写文章时,不妨用它来替代“非常想念”,立刻能让文字多出三分诗意、七分深情。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刻骨相思是种病,你觉得现代社会发明了哪些特效药?有人说是24小时在线的社交软件,有人说是说走就走的廉价航班,但或许真正的解药,永远是两颗愿意双向奔赴的心。毕竟再先进的技术,也刻不出灵魂共振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