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fā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新鲜的诗文或少女
繁体字形:初發芙蓉
英文翻译:Primordial Hibiscus
初:1.开始的:初夏。初冬。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初。月初。本学期初。3.第一个:初伏。初旬。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初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刚开始:初试。初出茅庐。初学乍练。5.最低的(等级):初级。初等。6.原来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来的情况:和好如初。8.姓。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芙:1.〔芙蓉〕a.落叶灌木,花有红、黄、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称“木芙蓉”;b.荷花的别称。2.〔芙蕖〕荷花的别称。3.〔芙蓉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简称“蓉城”或“蓉”。
蓉:1.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种子制成的粉状物:豆蓉。椰蓉。2.见〖芙蓉〗、3.四川成都的别称。4.姓。
哎,你别说,“初发芙蓉”这成语听起来就让人想到夏日荷塘的美景,对吧?但到底怎么用才合适呢?举个例子:小李第一次在画展上展出水墨荷花图,评委感叹“这作品如初发芙蓉,毫无匠气”,瞬间拿下了新人奖。你看,这里既夸了画作的天然清新,又点出了“未经雕琢”的核心含义。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清水出芙蓉’有啥区别?”(挠头)其实啊,两者都夸自然美,但“初发芙蓉”更强调“初次展现”的状态。比如新人歌手小周初次登台,嗓音干净得像山泉,观众直呼“这简直是初发芙蓉般的惊艳”——这里用“初发”就比直接用“清水”更贴合“初次亮相”的场景。
话说回来,现代人用这成语可不止在文艺领域。上周看到科技博主评价某款极简风APP:“界面设计得像初发芙蓉,功能却暗藏玄机。” 好家伙,这话既夸了视觉清爽,又暗示了内在实力,比干巴巴地说“简洁大方”有意思多了。
依我看啊,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反差萌”的场景。就像邻居家刚毕业的小王,平时穿得像程序员,结果团建时弹了首原创民谣,领导当场拍桌:“你小子这是初发芙蓉藏得深啊!” 你看,既点破了他平时低调的形象,又突出了突然展现的才华,比直接说“深藏不露”更带画面感。
说到底,用成语就像做菜放调料——得看火候。下次遇到那种“明明很厉害却装作普通”的主儿,不妨试试这句。就像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两个编剧讨论剧本:“女主前期越平凡,后期反转就越有初发芙蓉的效果”,这话可比“先抑后扬”听着生动十倍不止。记住了没?用这词的关键,就在于抓住“天然去雕饰”和“初次绽放”那个瞬间的灵气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