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fēi mù shí
成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繁体字形:人非木石
英文翻译:man is a sentimental creature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人非木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人不是木头或石头”,常用来形容人有情感、有温度。比如同事小王被领导当众批评后,表面上若无其事,下班后却一个人躲在楼梯间偷偷抹眼泪。这时候我们就能理解:“人非木石,谁被伤了自尊会不难过呢?”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人有情感,为什么有时候表现得特别冷漠?”举个真实场景:医院急诊室里,护士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始终保持冷静,不是因为她“心硬如铁”,而是职业要求她必须专注救人。这时候的“冷漠”背后,恰恰藏着更深的责任感——这种矛盾恰恰印证了“人非木石”的复杂性。
最近遇到件有意思的事:小区里总对邻居爱搭不理的张大爷,最近天天给流浪猫搭雨棚。我问他怎么突然转了性,他嘟囔着:“这些小东西天天来蹭饭,冻病了谁管?”你看,连最“硬核”的人也会心软,这不就是“人非木石”最生动的注解吗?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提醒我们:不要用“应该怎样”的标尺去丈量人性。就像外卖小哥送餐迟到,与其抱怨“怎么这么慢”,不如想想他可能正在闯红灯赶时间——每个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藏着活生生的人性逻辑。
下次遇到让你火冒三丈的人或事,不妨默念三遍“人非木石”。这种思维转换就像给情绪装了缓冲垫,既能避免误伤他人,也能让自己跳出非黑即白的认知陷阱。毕竟,承认人性的柔软面,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