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èn
  • wèi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èn gǔ wèi wén

成语解释: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繁体字形:亘古未闻

英文翻译:Never heard before

亘古未闻的意思

亘:(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横亘。绵亘。亘古。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爨桂炊玉"这个成语吗?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摇头。这个冷门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桂木烧火,用玉石做饭",形容奢侈浪费到极点的行为。那么问题来了:在提倡勤俭节约的现代社会,这种成语还有使用价值吗?

其实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每个成语都是河底的鹅卵石。不妨设想这样的场景:某次部门会议,同事提出要定制纯金名片夹。你大可说:"咱们别搞爨桂炊玉那套,实用最重要。"这个比喻既形象又避免了直接批评,是不是比干巴巴说"太浪费了"更有韵味?

再比如当下流行的"断舍离"生活方式,和这个成语形成有趣对照。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要简约,为何还要记这些生僻词?我认为这就像厨房里的调味料——家常菜用盐即可,特殊场合加点藏红花反而增色。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不过使用时确实要注意分寸。上周邻居装修,听说他家用整块和田玉做踢脚线,我脱口而出"真是爨桂炊玉啊",结果对方满脸困惑。你看,成语虽好,也要看对象。就像不能拿红酒配油条,语言表达也要讲究场合适配。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那些直播吃帝王蟹的网红,直播间刷火箭的粉丝,不正是数字时代的"爨桂炊玉"吗?古老智慧以新的形式延续,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下次遇到类似的场景,不妨试试这类冷门成语。就像给黑白照片上色,恰当的成语能让表达更生动立体。当然,如果对方露出迷茫眼神,记得及时解释——毕竟交流的本质是理解,不是炫技。用好这些语言瑰宝,关键在把握"信达雅"的平衡。

亘古未闻的造句

  1. 造句 废除骄阳峰道统,这是天打雷劈的大事件,是亘古未闻的奇谈,走遍十亿神荒也不会遇见的事,竟然被他们赶上了。
  2. 造句 他以亘古未闻的经商模式与其出神入化的谈判手段,广为天下豪门和客商欢迎。
  3. 造句 黄河漂尸数日,多如麦秸,其惨状亘古未闻,震惊中外……驻军司令官小野,精通汉学,残暴恣睢,嗜血成性。
  4. 造句 可以说,雷江镇前所未有,甚至,华夏大地,也是亘古未闻。
  5. 造句 科场罢考,亘古未闻,朝廷颜面无存。
  6. 造句 天现九龙,拱杀一人,亘古未闻,自古未有啊,瘸腿老人只是落石镇偏隅之地的一个家族长老,岂会真正了解雷劫之秘,他口中的只言片语,也只是从外人口中听闻道来。
  7. 造句 这就让万象真尊震惊了,在元气境单纯肉身之力比元灵境的肉身还要强大,亘古未闻,看来李相的秘密就藏在肉身上。
  8. 造句 龙腾历5024年腊月二十六,在三角洲领地的伯爵府,伯爵周延召开了一个格拉希星球上亘古未闻的会议。
  9. 造句 严肃的女汉子居然笑出声了,语气还这么温柔,真是百年不遇,亘古未闻。
  10. 造句 待白光散去,众军士进到午门内查看,然除建筑物完好外,宫殿内所存之国宝皆不见影踪,实乃亘古未闻之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