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wèi
  • w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gǔ wèi wén

成语解释:从来没有听说过。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从来没有听说过

繁体字形:前古未聞

英文翻译:unheard-of

前古未闻的意思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成语评论

最近读到一篇小说,里面用了"冰炭同炉"这个成语,我对着手机屏幕愣了三秒。冰和炭怎么能放在一个炉子里?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个疑问像条小金鱼在脑海里来回游动。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个看似矛盾的成语其实在明代话本里就出现过,用来形容两种极端事物被迫共处的荒诞状态。

有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种生僻成语?"其实就像在衣柜里翻出件复古马甲,偶尔用个新鲜的老词能给文字增添意外惊喜。上周看到某科技报道用"炊琼爇桂"形容芯片研发成本,瞬间让烧钱这件事变得充满诗意。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要是给小学生解释"早餐吃了炊琼爇桂的煎饼",估计孩子们会以为煎饼里加了桂花和琼脂。

在整理方言资料时,我意外发现"骑鹤上扬州"这个元代成语。字面看像是奇幻旅行,实则是讽刺不切实际的发财梦。这让我想到现在常说的"财富自由",古今人类的梦想其实一脉相承。试着造个句子:"与其天天做骑鹤上扬州的白日梦,不如先存够去扬州的高铁票钱。"

有人质疑这些成语的生命力:"老古董还有存在价值吗?"观察发现,网络时代反而给古语新生机。就像"屠龙之技"原本指无用的本领,现在被游戏主播用来调侃华而不实的操作技巧。语言就像条河,老词新用恰似河底鹅卵石,被水流打磨出新的光泽。

前天在公园听到个趣事:大爷们下棋时嚷嚷"你这是项庄舞剑",围观年轻人却接话"意在表情包"。这种跨时空的成语接龙,意外碰撞出文化传承的另类路径。或许我们不必刻意守护老成语,就像不必担心候鸟迷路,它们自会在合适的季节找到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