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mù qiān lǐ
成语解释: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成语出处: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繁体字形:舉目千裏
英文翻译:A thousand miles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举目千里”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常被用来形容视野极为开阔的场景。比如:“站在山顶,云雾散尽,举目千里,群峰如海浪般起伏。”这样的画面感,是不是瞬间让人联想到无边的壮丽?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自然风景里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一个人对未来的远见,可以说:“他站在行业前沿,举目千里,早已预见到技术变革的方向。”这里用“举目千里”替代“高瞻远瞩”,既保留了原意,又增加了文学色彩。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反映人的心境。试想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站在陌生城市的天桥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或许会感叹:“举目千里皆是机会,却不知该往何处迈步。”这种既兴奋又迷茫的复杂情绪,用四个字就巧妙点破。
我个人觉得,现代人尤其需要“举目千里”的能力。在短视频充斥眼球的时代,我们容易陷入碎片信息的泥潭。就像用手机拍风景,总想着放大看清每片树叶,反而错过了整片森林的磅礴。适时退后两步,用更广阔的视角看问题,往往会发现被忽略的关键线索。
如何培养这种视角?不妨试试物理空间的转换。有次我在沙漠露营,深夜仰望星空时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当视野中没有任何遮挡物,银河的璀璨仿佛触手可及。这种直观的震撼,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人明白:跳出日常框架,才能看见不一样的天地。
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默念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答案可能不在眼前的方寸之地,而在我们尚未注视到的远方。就像古人观星制定历法,渔民看云判断天气,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更宏大的格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