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tóu
  • bái
  • m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g tóu bái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成语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对两头都掩饰、隐瞒

繁体字形:兩頭白靣

英文翻译:White face on both sides

两头白面的意思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成语评论

两头白面”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双方,故意含糊其辞或两头隐瞒真相的行为。比如同事A和同事B因为项目方案争执不下,小王既不想得罪A,也不想惹恼B,开会时一会儿说“A的方案更省预算”,一会儿又私下对B说“你的创意更有新意”,结果两边都不满意,这就是典型的“两头白面”。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两头白面”?其实背后藏着怕冲突的心理。比如家庭聚会时,亲戚问小张:“你妈做饭好吃还是你媳妇做饭好吃?”小张如果直接回答,难免得罪一方,于是打哈哈说“各有特色”,看似聪明,实则可能让双方都觉得不被重视。这种“和稀泥”的做法短期能避风头,长期却容易失去信任。

有趣的是,历史典故里早有类似案例。北宋宰相吕夷简处理党争时,曾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左右逢源,表面答应双方请求,实际拖延不决。后来被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批评为“首鼠两端”,这和“两头白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揭示了立场模糊带来的隐患。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成为“两面派”?我的经验是:真诚比圆滑更重要。去年部门评选优秀员工,同事老李直接对我说:“我觉得小赵更适合,不过你的努力大家也看得见。”这种坦率反而让我心服口服。与其费心维持平衡,不如明确表达立场,用建设性意见推动事情发展。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透明,“两头白面”的生存空间其实越来越小。就像直播带货的主播,如果对产品优劣含糊其辞,观众很快会通过评论区发现破绽。反倒是敢于直面质疑、客观分析利弊的主播,更容易赢得“人间清醒”的好口碑。这或许能给职场人启发:解决问题比回避问题更能体现价值。

下次遇到需要表态的情况,不妨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对方合理之处,再提出不同观点,最后强调共同目标。比如对争执的同事说:“你的数据分析很扎实(肯定),不过用户调研显示年轻群体更倾向视觉创新(客观事实),咱们要不要做个AB测试找最优解?(解决方案)”这样既避免了非黑即白的对立,又跳出了“两头白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