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tuì shī jù
成语解释: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进退两难
繁体字形:進退失據
英文翻译:equally difficult to go on or retreat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据:[jù]1.占据: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据点。据险固守。3.按照;依据:据理力争。据实报告。据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据。证据。字据。论据。票据。实据。5.姓。[jū]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手头据。
什么是进退失据?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刚入职新公司,领导突然让你临时负责一个陌生项目,你既不敢推脱,又担心能力不足搞砸,这种“往前怕踩坑,往后怕丢脸”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进退失据。
有人问:进退失据和普通犹豫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客观困境。比如早上纠结喝豆浆还是咖啡,这属于选择困难;但如果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糖,而你偏偏经营着奶茶店,这种生计与健康的冲突才叫进退失据。前者是主观摇摆,后者是现实夹击。
去年朋友创业时就陷入这种境地。疫情后他开的亲子乐园刚恢复营业,卫生局要求限流50%,但房东坚持要收全额租金。缩减客源意味着亏本,关门停业则流失会员——这种两难就像被两辆卡车夹在中间,无论怎么选都可能受伤。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不能找个折中方案?其实很多困境恰恰在于没有中间选项。就像《三国演义》里曹操的“鸡肋”典故,撤军失去战略要地,强攻又耗损兵力,杨修看透的正是这种无法调和的双重压力。
当代职场中也常见这种困局。比如程序员发现公司产品存在伦理问题,举报可能失业,沉默又违背良知。这种时候的挣扎,远比简单的“要不要辞职”更考验人性。我的观察是,越重视责任的人,越容易陷入进退失据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