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shēng bù shú
成语解释:半:不完全。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成语出处:茅盾《过封锁线》:“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熟练
繁体字形:半生不熟
英文翻译:halfcooked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熟:[shú]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2”相对,2.—3.同):西瓜已经熟了。4.(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菜。饭熟了。5.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熟皮子。熟铁。6.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人。熟视无睹。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7.熟练:熟手。熟能生巧。8.程度深:睡得很熟。深思熟虑。[shóu]义同“熟”(shú)。
哎呦,今天咱们聊聊这「半生不熟」的事儿。你懂的,这词儿听着就像一盘没炒透的菜,咬一口既不像生的脆爽,又不像熟的软糯,卡在中间怪难受的。比如有人学吉他,和弦换得磕磕巴巴,弹个《小星星》都能跑调,这时候你准能听见旁边人吐槽:"你这技术,半生不熟的还开直播呢?"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说啥?核心问题不就是「中间状态到底有没有价值」嘛!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第一次做红烧肉,糖色炒糊了,肉又没炖烂,结果端上桌被全家戏称「黑暗料理」。可你猜怎么着?第二天他居然改良出了独家秘方。所以说啊,半生不熟其实藏着进步的种子。
你可能会问:"那为啥总有人说半途而废不好?" 害,这事儿得看角度。好比说学外语,背单词背到abandon就放弃,这叫半途而废;可要是能坚持到日常对话水平,哪怕不够流利,也能帮你在国外点个菜、问个路。说白了,关键看你是停在半山腰躺平,还是喘口气继续往上爬。
个人觉得吧,现在社会总爱吹捧「完美主义」,反倒让很多人不敢开始。其实就像煎牛排,三分熟有三分熟的风味,全熟有全熟的扎实。前阵子我试着重装电脑系统,装到一半发现驱动不兼容,虽然折腾了半天,倒逼着学会了用虚拟机——你看,半生不熟的经历反而打开了新技能树。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别老盯着「百分百准备好」的假目标。那些半生不熟的尝试,就像没发酵完全的面团,多给点时间和温度,保不齐就膨胀成蓬松的面包了。生活嘛,本来就是场大型实验,火候这事儿,谁还不是边做边调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