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shēng miàn bù shú
成语解释: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陌生的事物
繁体字形:人生靣不熟
英文翻译:Not familiar with life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熟:[shú]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2”相对,2.—3.同):西瓜已经熟了。4.(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菜。饭熟了。5.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熟皮子。熟铁。6.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人。熟视无睹。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7.熟练:熟手。熟能生巧。8.程度深:睡得很熟。深思熟虑。[shóu]义同“熟”(shú)。
“人生面不熟”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像走错片场的词——其实它常被误写成“人生地不熟”的变体。真实的成语应当是“人地生疏”,不过既然大家习惯用“人生面不熟”来表达初到陌生环境的局促感,咱们就借这个场景聊聊如何破冰。
比如小王刚入职新公司,周围同事的名字都叫不全。中午在茶水间碰到人,想搭话却不知从何开口。这时候他忽然想起茶水台边的咖啡机,主动问了句:“这个机器出过焦糖玛奇朵吗?我上次按错键差点被蒸汽烫到。”对方噗嗤一笑,两人顺势聊起办公室的“咖啡生存指南”。你看,自嘲式提问是不是比硬聊天气更自然?
有人要问:这种尴尬期必须经历吗?其实陌生感就像新鞋磨脚,总得蹭两下才能合脚。上周我在菜市场遇见位山东口音的大爷,他举着手机导航转了三圈,最后用一句“大兄弟,恁知道这‘四号门’是朝南朝北不?”成功让三个摊主围上来指路。有时候主动暴露笨拙,反而能快速拉近距离。
更妙的是,这种陌生体验能激活观察力。就像游客初到异国,连街角面包店的香味都觉得新鲜。我去年在京都迷路时误入居民区,发现老奶奶们用竹竿晾衣服都讲究配色,这种细节在攻略里可找不到。保持“人生面不熟”的状态,或许能发现熟悉环境里忽视的风景。
下次当你站在陌生人群里手足无措,不妨试试“笨鸟先飞”策略。上周读书会的新人小张,开口就是“我刚读完这本书,但完全没看懂第三章的逻辑”,结果全场争着给他画思维导图。你看,真诚的困惑比完美的伪装更有吸引力。毕竟谁都不是天生八面玲珑,那些略显生涩的互动,多年后回头看说不定闪着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