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shēng ruò jì
成语解释:见“人生如寄”。
成语出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生命短促
繁体字形:人生若寄
英文翻译:men 's life is like boarding in this world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寄:1.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寄信。寄钱。包裹已经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赋诗寄怀。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篱下。4.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儿。寄女。5.姓。
“人生若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吧:老张退休后总说:“年轻时总觉得日子还长,现在一回头,人生若寄啊,想做的事得赶紧做!”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用“寄”这个字?其实啊,“寄”就像住旅馆,短暂停留后就得离开——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有人可能会反驳:这成语太消极了吧?其实换个角度看,它反而能让人清醒。比如小王创业失败后感慨:“以前觉得公司是我的全部,现在明白人生若寄,失败不过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你看,这句话里既承认了现实的短暂性,又带着东山再起的乐观。
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哪些地方?旅游时特别合适。站在古城墙下,导游常说:“这些砖石存在了上千年,相比之下,人生若寄啊。但正因为短暂,我们才更该珍惜眼前的风景。”这种对比,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提醒我们活在当下。
我个人的理解是,“人生若寄”其实是个温柔的提醒。就像春天赏樱时,明知花期短暂,反而会更专注地欣赏每片花瓣的颤动。生活中那些纠结焦虑的事,放在生命的长河里,可能就像住酒店时墙上的污渍——何必太较真呢?
最后留个小问题:如果用这个成语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句话,你会写什么?不用急着回答,重要的是,当我们意识到“寄居”的短暂性时,或许会更主动地选择如何填满这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