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ò shēng bù cè
成语解释: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倘若迟延,祸生不测,悔之晚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祸生不测
英文翻译:Misfortune is unpredictable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测:1.测量:测绘。2.推测;料想:变化莫测。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祸生不测”这个词,但具体怎么用呢?比如:“他刚签完合同准备庆祝,祸生不测,公司突然宣布资金链断裂。”这个例子中,原本顺利的计划被意外打断,强调了“无法预料的变故”这一核心含义。
为什么说“祸生不测”值得警惕?举个例子:一位游客在登山前没检查天气,结果半路祸生不测,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这里的问题核心在于:人对风险的忽视往往会放大意外的破坏力。与其事后懊悔,不如提前做好预案。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所有意外都能避免吗?”当然不是。比如台风导致渔船失事,这种祸生不测更多体现自然的不可抗力。但换个角度想:提前关注预警、选择安全时段出海,就能显著降低风险。这背后藏着一条逻辑:意外虽不可控,但人的主动性始终存在。
我观察到,现代人面对“祸生不测”时容易出现两极反应:要么过度焦虑,要么盲目乐观。比如有人因为担心交通事故,连家门口超市都不敢去;另一些人却边走路边刷手机,无视来往车辆。其实真正的智慧在于平衡——既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又在可控范围内做好防范。
最后分享一个反向思考:祸生不测是否可能带来转机?历史上,牛顿因疫情居家时发现万有引力,梵高在精神困扰中创作出《星月夜》。当意外打乱原有节奏,人反而有机会跳出框架,发现新的可能性。这或许是对“危机即转机”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