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ū
wén
拼音 [xiū wén]
注音 ㄒㄧㄡ ㄨㄣˊ
是否常用

修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修文xiū wén

    基本解释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辞典解释

    修文  xiū wén  ㄒㄧㄡ ㄨㄣˊ  

    修明文教。
    《书经.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五代史平话.粱史.卷上》:「为见而今世界不是修文时节,小生赴选长安,取的三名,不是权势子弟,则是豪富儿郎。」

    县名。位于贵州省贵阳县西北,县有龙场驿,明王守仁曾谪居于此。

    英语 Xiuwen county in Guiyang 貴陽|贵阳[Gui4 yang2], Guizhou

    德语 Xiuwen (Ort in Guizhou)​ (Eig, Geo)​

网络解释

  1. 修文 (汉语词汇)

    修文,汉语词汇。

    拼音:xiū wén

    释义: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2. 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修文的单字解释

  • 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修文】的常见问题

  1. 1. 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2.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偃武修文,经济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复。

  3. 3. 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4. 4. 不要武器,要长袍即:偃武修文维尔福微微欠身道。

  5. 5. 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6. 6.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只能做地下修文

  7. 7. 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8. 8. 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9. 9. 他凭借着做局长的权力,偃武修文,用妻舅的名义开了几个商店。

  10. 10. 北宋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